新闻动态

2025-07-01
信息安全中心张殷乾教授牵头举办“Web3技术前沿:新基建与价值创新”专题研讨会
2025年6月29日,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殷乾教授,依托深圳市计算机学会数据安全与Web3.0专委会平台和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成功举办了“Web3技术前沿:新基建与价值创新”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邀请了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Web3技术的最新进展、典型实践与未来路径进行分享交流,旨在协力赋能可信、开放、可持续的数字经济发展。 图1 参会人员合影照片 会议伊始,张殷乾教授作为数据安全与Web3.0专委主任向到场的嘉宾和企业代表致欢迎辞。张殷乾教授表示,专委会以安全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跨界共振为主旨,希望能够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链接业界和学界沟通的桥梁,共同深入对于Web3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图2 张殷乾致欢迎辞 随后,受邀到场的黄步添、丁勇、李辉忠、黄华威等4位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主题报告。 云象创始人兼董事长、CCF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黄步添以“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为题作主题报告。黄步添董事长以“货币桥”、重复质押、一货多卖等案例生动形象点明了当前金融行业存在的痛点。他指出,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正在重塑全球资产数字化进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监管的逐步完善,有望成为下一代金融系统的核心支柱。 图3 黄步添作主题报告 广东科技学院教授、CCF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丁勇围绕“区块链创新应用与RWA×稳定币流动性破局”进行报告。丁勇教授首先汇报了近期带领团队在区块链技术突破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与工作进展,并以香港为主要案例,介绍了RWA与稳定币的定义、演进趋势及相关影响。他认为,未来稳定币将在技术创新与监管合规方面取得突破,并在RWA市场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图4 丁勇作主题报告 微众银行区块链技术研发负责人、CCF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李辉忠以“微众区块链技术探索及应用实践分享”为题进行报告。李辉忠介绍了国产可控的联盟链底层开源平台——FISCO BCOS,并着重强调了以开源促创新的重要性。当前,联盟链发展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希望未来能够实现多链、多资产互联互通,推动Web3价值充分释放。 图5 李辉忠作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教授、CCF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黄华威带来了“分片区块链BrokerChain:科研与实践”的报告。黄华威教授介绍了BrokerChain从底层共识协议设计到区块链系统实现、再到分片区块链上典型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探索,并对部分功能进行了现场演示。他表示,希望BrokerChain下一步将赋能更多海内外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 图6 黄华威作主题报告 在四位专家精彩的主题报告后,研讨会进入panel环节。会议现场以连线嘉宾、企业代表提问等方式,围绕稳定币机遇与载体、可信数据空间、产学研成果转化、区块链技术落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图7 panel环节现场照片 CCF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雷凯总结道,应用是驱动任何技术的必要前提。本次研讨会通过产学研多方视角,系统性地呈现了Web3技术在新基建与价值创新等方面的最新突破。Web3的发展需要学界的前瞻性研究与业界的实践验证形成闭环,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将持续链接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可信数字未来建设。



2025-06-12
智慧城市中心宋轩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通过验收并取得关键性进展
近日,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负责人宋轩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多维数据空间及服务理论》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进展。该项目攻关制造大脑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制造业复杂产品价值链深度协同优化的难题。该项目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联合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近3年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了产品价值链数据服务和协同生产方面的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该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的产品价值链中海量复杂数据难以融合共享、繁杂流程环节协同效率低下、问题因果难以定位等痛点,成功攻克了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多维协同数据空间服务的理论构建难题。项目成果目前已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成功落地应用。 未来,宋轩教授团队将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积累,进一步聚焦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重大需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在高端制造“卡脖子”问题上的突破,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相关报道: 光明网: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制造大脑科研攻关新突破_光明网 学习强国: 南方科技大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 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nevr.nl/n1/2025/0410/c1004-3224920.html 新华网: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制造大脑科研攻关新突破-新华网

2025-06-07
可信系统研究新支点:我院正式落户光明高等研究院
2025年6月4日,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入驻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光明区举行。 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执行院长郝祁、光明高等研究院朱彦华、韩中、研究院研究副教授李大川、研究助理教授张美莹等师生代表、以及元戎启行、优创未来、甲腾科技等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入驻光明高等研究院揭牌。 揭牌仪式 合影留念 郝祁在致辞中对学校各相关部门及光明高等研究院、光明区政府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基于学校在光明区科研布局方面的战略,今后研究院将进一步聚集可信自主系统研究,对接光明区企业需求,深化与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为深圳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朱彦华与韩中向参观人员详细介绍了展厅的基本情况和核心板块,并与嘉宾们就技术问题与产业合作进行交流。郝祁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等,与参会嘉宾就科研问题、技术需求、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研究院空间参观 一楼展厅参观

2025-06-03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郑翔应邀作学术报告
2025年5月28日,应南方科技大学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RITAS)牛健宇研究助理教授的邀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郑翔在工学院南楼443B围绕“基于强化学习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对抗评估与防御增强”进行学术报告。 图 1 郑翔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当前,LLM基于其理解、推理、编程、规划、决策的能力,在客户服务、法律咨询、医疗健康等领域已有了更为深入的应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如何解决LLM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基于这一背景,郑翔研究员聚焦安全评测视角,为在场的师生介绍了LLM安全评测的技术框架、轻量化工具与防御方案。 基于强化学习的LLM对抗评估与防御增强,是指通过对抗性测试——如修改提示词、注入噪声等手段,评估LLM在恶意输入下的容错边界,利用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攻击策略从而发现漏洞,并设计防御机制增强模型鲁棒性。在报告中,郑翔研究员介绍了一系列近期的相关工作,譬如基于好奇心驱动的LLM黑盒审计框架(CALM),利用视觉语言模型的黑盒防御机制抵御越狱攻击(BlueSuffix),更贴近真实场景的多维度系统性安全评估(ROSE)等等。 图 2 近期工作概况(BlueSuffix) 报告结束后,在场的师生围绕报告核心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的学术探讨,郑翔研究员从技术实现、实验验证及行业应用等维度对师生们的提问进行系统性回应,报告在热烈的学术对话中圆满结束。

2025-05-20
图灵奖得主Joseph Sifakis:迈向工业化 AI——挑战与机遇
近期,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约瑟夫·斯发基斯发表了题为「迈向工业化AI——挑战与机遇」的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实现这轮工业革命将主要取决于我们开发 AI 智能体从而构建自治系统的能力。
与此同时,他表示,中国拥有坚实而广泛的工业基础和统一的国内市场,应该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愿景。如果中国成功实现了这一愿景,将能够在工业 AI 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平衡 AI 的战略博弈,并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联手,以一种调和科技发展与安全需求的方式规范AI,造福社会。

2025-04-17
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Sotirios Bisdas来访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5年4月14日,由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RITAS)主办,主题为“临床肿瘤学中AI的可信性及应用”的学术报告在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南楼812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报告由德国图宾根大学放射学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学及神经放射科主任Sotirios Bisdas主讲,南方科技大学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教授张建国主持,CVIP(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Processing)团队成员到场聆听了报告。 在讲座中,Sotirios Bisdas教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AI)在临床肿瘤学中的应用与可信性,重点探讨了AI如何在癌症的早期检测、治疗规划及患者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Bisdas教授指出,AI技术正在迅速改变肿瘤护理领域,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够在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传统方法中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他强调,AI的多模态学习和多组学集成能够加速癌症药物的研发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为精准医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Bisdas教授还展望了AI在未来肿瘤学中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进一步优化AI模型的可靠性、透明性与可解释性,特别是在跨领域应用和人类健康的融合上。他还特别提到,在减少标注数据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升AI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张建国教授对Bisdas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期待通过双方的持续合作,进一步推动AI在医学影像和肿瘤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讲座结束后,Bisdas教授参观了张建国教授建立的CVIP实验室,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友好互动和交流。Sotirios教授还表示希望以后双方团队成员可以加强学术交流、互派,为之后双方团队实验室之间的全面合作奠定基础。 此次Sotirios Bisdas的来访,不仅为RITAS的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科技大学与国际顶尖专家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合作。

2025-04-16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Rafael Muñoz-Salinas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
2025年4月14日,应南方科技大学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RITAS)于仕琪副教授邀请,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Córdoba)Rafael Muñoz-Salinas教授在第三教学楼112为师生们作了一场关于基准标记(Fiducial Marker)的报告。 基准标记是一种高对比度的视觉标记,广泛应用于目标定位与姿态估计,在机器人、增强现实和自主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Muñoz-Salinas教授在基准标记相关研究方面有多年的深厚积累,他是被广泛使用的ArUco码的设计者。ArUco码是基准标记的一种。在报告中,Muñoz-Salinas教授分享了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在低照度和噪声环境下提升标记检测鲁棒性的研究工作。他还介绍了其团队在3D基准标记及可定制基准标记方面的最新成果,实现了技术性能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更好融合。 报告结束后,多位学生向Muñoz-Salinas教授展示了他们在基准标记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全标记检测模型等。Muñoz-Salinas教授给学生们提出了改进优化的建议,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此次报告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加深了RITAS于仕琪副教授课题组与Muñoz-Salinas教授团队间的学术合作。

2025-04-15
我院组织召开科研工作线上会议
2025年4月11日下午,我院组织召开了科研工作线上会议。院长Joseph Sifakis教授、执行院长郝祁教授、管理委员会成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唐珂教授、我院各研究中心负责人刘江讲席教授、张殷乾教授、刘烨庞副教授、宋轩副教授及部分教师参会。会议由郝祁教授主持。 会上,首先由各研究中心负责人分别就中心内目前团队规模与研究课题、项目进展、资助情况、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贡献、未来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汇报。Joseph Sifakis教授对各中心在近期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汇报内容提供了相关反馈。他强调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并鼓励各中心之间开展更多的协同活动。Sifakis教授提议,在2025年10月举办研究院校企交流活动,邀请产业合作伙伴来院交流,并建议各中心通过演示和演讲展示科研成果,推动产研融合。他同时建议为研究院开发高级AI基础设施,助力科研创新,全面提升研究效率与成果转化能力。 郝祁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建议院内每月举办一次跨中心专项研讨会。各中心每月就特定主题进行研讨,教师或学生均可参加,进一步加强学术探讨与交流。 各中心负责人就相关内容积极建言,提出了研究院未来发展的实效建议。 此次会议为研究院的后续工作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院将继续在可信自主系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